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淮南查查网

搜索
查看: 1061|回复: 0
收起左侧

[楼市] 宋朝时的保障房:每个城市、大型集镇建造居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09: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南宋中后期,人口繁殖得快,大中城市人满为患,像首都杭州,城区常住居民已经到了150万人,比现在西部的二、三线城市住得都稠;另一方面,朝廷开支惊人,财政赤字很厉害,为了弥补赤字,拼命发行纸币,物价一日数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是人多,二又通货膨胀,房价和房租肯定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收入又低,很多人既买不起房又租不起房,只能靠政府帮忙。
  南宋政府帮助老百姓解决居住问题的手段有两个:一、下调公房租金,并且命令私房业主跟着降租,要是碰上旱灾水灾,租房居住的家庭连吃饭都保证不了的时候,政府还免收租金;二、由地方政府出钱,在全国每一个城市和大型集镇建造居养院,给没钱租房的赤贫家庭提供免费住所。咱们现在有廉租房,有经适房,有限价房,理论上讲,都是帮助穷人解决居住问题的,但要说免费给穷人提供住房,政府目前还做不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南宋朝廷表现得很大方,推行住房保障的力度相当大。
  问题是,咱不能光看政策规定,还得看那些美好的政策能不能实施以及实施的时候会不会走形。减免房租那条政策且不管它,给赤贫户提供免费住房的政策确实是走形了的。比如说广东,很多百姓租不起大房子,十几口人挤一间小平房,晚上睡不下,“半空架板”,把小平房改成“小复式”,父母睡在地上,孩子睡在半空,把整间房子塞得满满的。还有更穷的家庭,小平房也租不起,夏天露宿街头,沿门乞讨,冬天去破庙里借宿。这样的穷人,应该受到政府照顾,应该能住居养院的免费住房吧?不,轮不到他们,全被当地官员瓜分了。
  宋朝有个规矩,地方干部严禁在任职所在地买房(明清两朝也有这个规矩)。那他们住哪儿呢?像知府、知县、通判、县尉这些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在衙门里住,里面有机关家属院;别的工作人员能住衙门就住衙门,能住自己家就住自己家,实在没地儿去就得租房。不管是住衙门还是租房,居住条件都比居养院强得多,因为居养院的房子毕竟是保障房,专门给穷人盖的,建筑质量差,可使用面积小,采光和绿化更加谈不上,而且还有很变态的居住规定,譬如不能让外人留宿,不能饲养牲畜,不能在室内生火,不能在墙上乱写乱画,过了熄灯时间必须就寝,严格得跟中学宿舍似的,官员们宁可自己去外面租房也不会到居养院住。
  不住干吗还要占居养院的房子呢?很简单,他们转手租给那些愿意入住的人,这样每月都有一笔房租入手,本来盖给穷人住的保障房,变成了领导们自己的提款机,就像现在某些地方的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最后也变了味儿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yaoduozheng

QQ|侵权投诉处理|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淮南查查网 ( 皖ICP备10201049号  

GMT+8, 2024-6-10 04:17 , Processed in 0.0709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