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淮南查查网

搜索
查看: 6613|回复: 8
收起左侧

[杂谈] 属于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简单、枯燥、直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 12:40:28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更没有手机,有收音机的人家也不多。我家曾有一台电子管的台式收音机,除了手电筒,是家里唯一能称上“家电”的家电了,在当时任何一个家庭,都算得上是一个大件。后来,为了给小舅相亲,被拿去装点门面搬走了。

在那个年代,受众最多的是广播,应该是人们享受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生活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了。即使没有收音机,那时候收听广播还是很方便的。矿上有广播,机关大院有广播,大部分单位和学校也都有广播,甚至街道、房道也有广播,基本上是全覆盖。所谓广播,就是高音喇叭,架在电线杆上,或是架在大楼的楼顶等较高的建筑物上。那时候淮南煤矿有一句顺口溜:“广播响,电灯亮,快到煤矿找对象!”

那时候在家里接个小广播也很方便。矿区广播站的信号是用供电线路的零线传输的,只要买个小喇叭,从胶织线的零线接上就能听。门邻有个“大老杨”,在行政处的电话连上班,我没有钱买喇叭,就觍着脸找到他从报废的电话机堆里拆了一个废旧的耳机。接通后声音有些尖,我就用小纸盒和红布做了个小音箱蒙上,音效果然好了许多。

记得我们自己还动手做过收音机。上初中后,开了物理课,知道了一些电磁原理。同学阿五对无线电很是痴迷,我俩凑了几毛钱到五金商店买来了电容、矿石、漆包钱等材料,又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来一些用得上废旧材料,按照线路图,经过几天的“技术攻关”,试制成功了首台“矿石收音机”。虽然只能收一两个台,声音滋滋啦啦也听不太清楚,但当时的狂喜丝毫也不亚于今天的火箭升空。后来阿五从事了通信工作,成了通信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
广播曾经给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过一次地震式的影响。

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广播书场栏目,每天连续定时播放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每天下午6时,几乎所有的广播、收音机都定格在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广播书场时间……”走路的,停在了高音喇叭旁边;围坐在家里一起吃饭的,菜送到了嘴边愣怔了半天也放不进嘴里……我那时在废弃的防震棚里喂了不少小兔子,放学后去割兔草,就经常站在高音喇叭下面听书。那阵子商店里的收音机都脱销了,全国各地到处是“一机难求”。“哎呀,不好!若知后事如何,咱明天再接着说……”听完这句最不愿听的话,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在一片唏嘘声中,怀着对明天的期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那时候的文化生活除了听广播,吸引人的再就是看电影、看演出了。

那时候电影院少,我家所住的洞山地区,也就一家矿务局电影院。新片子放映,要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巴掌大的售票窗口排队排得能挤破了头,还经常挤到跟前就没有票了。排了半天的队,许多人不落忍离开,依然围聚在那里不停地敲打着已经关闭的小窗口。据说大部分票都被“走后门”走掉了,所以,那时候电影院的人也很吃香。老片子的票相对好买,票价也便宜,只要8分钱5分钱一张。新放映少年儿童题材的片子学校偶尔也会包场,交3分钱或5分钱。每次包场看电影对学生来说都像过年一样,是盛大的节日。灯光球场有时也会放露天电影,不过都是《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看过无数遍的片子。

那时候“运动”多演出也多,街道、学校、井口、工厂、广场……经常有宣传队的演出,多是为政治斗争和形势需要编的三句半、快板书之类。“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大部分节目都是带有战斗性的,口诛笔伐,演出主要是为了各派抢占争夺思想政治阵地。“运动”一词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陌生了,和今天的运动完全是两个概念,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谓是刻骨铭心。我的父亲就是在“运动”中被打倒的,一个对党忠诚一生的老***被造反派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最后被五花大绑衔着稻草游过街后关进***人自己的监狱。尽管遭受了巨大的磨难,但父亲对党的信念却始终坚定不移,从未说过党的一个“不”字。他平反恢复工作后依然忠贞不渝地为党辛勤工作,至死初心未改。

今天“批林批孔”,明天“反击右倾翻案风”;今天学“黄帅”,明天学“张铁生”……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改革开放开始以后,“运动”才渐渐少了下来。那个时期的文艺演出,我看可以把它叫作“运动”文化,是标签化的文化。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伤痕文学喷发,形成新时期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和控诉了“**”对人们灵魂的摧残和对心灵造成的惨痛创伤,警醒了人们挣脱精神枷锁和解放思想。记得有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细节,有一个人在“运动”中被逼疯了,整天在村子里边跑边喊:“运动了!运动了!”

那时候没有过多的文化生活,简单、枯燥、直白,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自身的文化烙印,谁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许更能体会到今天的繁荣!


1.jpg
网络图片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9:42:09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社会,身不由己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8:33:21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6:06:27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编又改我标题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6: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遴选 发表于 2018-7-2 16:06
小编又改我标题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7:39:29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开头写广播,想起了小时候中午放学,在家一边吃饭一边听评书,岳飞传 伍子胥,精彩痴迷!生怕落下一集。
现在偶尔想想,觉得老一辈艺术家真了不起,把简单的文艺形式,表现得如此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现在电视台再多再花哨的文艺节目,都不去看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 17:41:00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书说的抑扬顿挫惊心动魄,比看电视还过瘾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9:25:29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蚕宝宝 发表于 2018-7-2 18:33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距 离】
远了
又近了
相约
来年桃花开
再来相聚
枝头
萌发第一抹绿
从日出
到日落
每天的村口
总有
翘首的身影
近了
又远了
每时每刻
都能视频
即使
远隔天涯
一日
也能相见
突然
没有了时空

无处安放
少了期待
少了牵挂
近了
却远了
总想
在喧嚣中
寻一抹清静
也许

真的老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 07:29:54 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中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yaoduozheng

QQ|侵权投诉处理|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淮南查查网 ( 皖ICP备10201049号  

GMT+8, 2024-3-29 03:43 , Processed in 0.10732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