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淮南查查网

搜索
查看: 1003|回复: 8
收起左侧

[吃货杂谈] 这是在做梅干菜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7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天下午在蔡家岗金玉花园小区的绿化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是在晒梅干菜吗?只吃过没做过,好想吃哟!
IMG_20140405_134051_副本.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查查豆 +5 收起 理由
查查-可可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08: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不知道呢,记得看过木心发的帖子好象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09: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09: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sysong01 发表于 2014-4-7 09:09
科学研究表明,这就是的

我就喜欢吃梅干菜扣肉,不过梅干菜都是从超市买的,有时买的好,有时买的就很难吃,自己要是会做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遴选 发表于 2014-4-7 09:15
我就喜欢吃梅干菜扣肉,不过梅干菜都是从超市买的,有时买的好,有时买的就很难吃,自己要是会做就好了。

自己做的干净,味道可能比超市的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晒霉干菜的。复制了一篇霉干菜的文章给你看看。

鲁迅先生是绍兴人,曾怀疑浙江祖上经常闹灾,所以会传下诸多霉臭食物,以备饥荒。但绍兴自古富邑繁华,极少饥谨。想来,可能是太富庶了,东西吃不了,都藏出霉来了。绍兴历代重仕举,文人倍出,读书人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非常不易,加之人多地少,所以很多人选择游幕四方,绍兴师爷遍布全国,谚云“无绍不成衙”。游子漂泊,包裹里挟上几捆霉干菜,聊解乡愁。或多或少,也包含这个因由吧。
霉干菜,以芥菜干为佳,也有用尚未抽苔的白菜或油菜腌晒的干菜。可取整株菜,也可摘只取菜心或菜叶制成。时当春回大地,家家户户多少都要割些芥菜,洗净晾晒,待到菜色暗淡发黄,加盐腌制。腌过的霉干菜,色泽转回青绿,可凉拌或入汤。若挤干盐卤,用竹箩盛着,晒成褐色,散发出异香时,便可拿去烧肉、烧鱼、蒸豆腐,或加上笋,制成干菜笋。
筵席台面间,常有人点梅菜扣肉,薄薄的肉片,整齐码列,油光锃亮地平躺在干菜间,那是广东人的吃法。广东惠州的梅菜,外形虽类似绍兴霉干菜,但干菜的加工方式是不同的,烹饪手法也不同,焖肉时,调料用至南乳、蒜头、大料等,最后还要勾芡,而川菜中的咸烧白,用的是宜宾芽菜,烹调尚属梅菜扣肉的流派。曾有一起吃饭的朋友问:这是你们江南的霉干菜扣肉,家乡菜,你怎么一筷子也不动?我斩钉截铁地回:No! 梅菜扣肉是广东菜。我们吃的是霉干菜烧肉!
浙江的霉干菜烧肉,极少佐料,吃的是原汁原味,最讲究肉的纤维质感,咬下去一丝一丝的,别有嚼香。所以,五花肉一定要切大块。我也经常用排骨蒸霉干菜,也是要大块的才好。要晓得,绍兴人极其做人家,一碗霉干菜烧肉,要吃好多顿。若梅菜扣肉般切成薄片,哪里经得起隔顿的反复热蒸,恐怕早就酥烂了。而此菜味道的精华,恰是在反复蒸过,霉干菜中最后的留香。因此,你常可以在坊间吃到梅菜扣肉,却无缘尝到霉干菜烧肉。
家常的做法,是将霉干菜浸泡半天,换水几次后沥干。五花肉洗净切大块,将肉皮朝下,在油锅里稍微煎一下。另起油锅,葱姜爆香,加入肉块和霉干菜翻炒,加少许生抽、料酒、糖和少量水,大火烧滚,稍许焖一会儿,盖碗盛起。然后,趁烧饭时,架在饭锅上一同蒸,蒸到油亮喷香。第一顿,挑瘦肉吃,把肥肉留在霉干菜中不动。 然后的几顿,每次吃饭时,再蒸过,继续挑其中的瘦肉吃,每一顿,肉的质感和味道都不同,愈到后来愈是香,也愈入味。当瘦肉吃光时,肥肉已经烊在霉干菜里了,此时夹点霉干菜拌米饭,或夹荷叶饼,那滋味,才是真正的霉干菜烧肉 - 好吃,是要花点心思慢慢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晒霉干菜,也有时好吃,有时不好吃的。今年晒了一点,还没尝,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呢,霉干菜晒好了,要放段时间才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yaoduozheng

QQ|侵权投诉处理|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淮南查查网 ( 皖ICP备10201049号  

GMT+8, 2024-6-6 05:15 , Processed in 0.0876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