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淮南查查网

搜索
楼主: 木心
收起左侧

[美食DIY] 玉灵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1 15: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 发表于 2013-9-11 15:38
没注意是不是暖身。反正冬天也穿得跟大胖胖熊似的。

我期待冬天,到了冬天我就可以把自己裹得圆圆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5: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小花 发表于 2013-9-11 15:47
嗯。这个应该是补气养血的方子。女的吃挺不错的。

据现代研究,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腺膘呤等,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

  国外在研究龙眼时发现其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则可用龙眼肉加入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或每日食用龙眼肉煮鸡蛋,可活血调经,促进体力恢复。

  

  但是,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此外,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新鲜的龙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进食时要注意切不可吃未熟透的龙眼,因容易引起哮喘病。龙眼肉作为食疗品每次食用量以干品 6克为宜。

  小偏方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补气血: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次一两,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一钱(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温补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烧酒内浸百日,常饮数杯(《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若内有痰火及食滞停饮者忌服,以免引起淤痰堵塞在胸口而引起哮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5: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良颜 发表于 2013-9-11 15:54
我期待冬天,到了冬天我就可以把自己裹得圆圆的了

春秋天不是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6: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查-咖啡 发表于 2013-9-11 15:49
适合我家一个亲戚

可以先少吃一点试试,有人吃龙眼肉上火,流鼻血,起痘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16: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 发表于 2013-9-11 15:59
春秋天不是更好。

时间太短了,没几天就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16: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 发表于 2013-9-11 15:51
是啊,甜的牙都疼,亏参粉还有点淡淡的苦味。可能是有点火大,以前从来不起痘痘什么的,现在偶尔也长一两 ...

放些凉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良颜 发表于 2013-9-11 16:01
时间太短了,没几天就结束了

是呀,这边天气,脱了棉袄穿t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缘分~等 发表于 2013-9-11 16:02
放些凉性的

西洋参就是的呀,这个方子还挺适合我,不怎么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16: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心 发表于 2013-9-11 16:19
是呀,这边天气,脱了棉袄穿t恤。

是呀,不过今年夏天真有点hold不住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良颜 发表于 2013-9-11 16:20
是呀,不过今年夏天真有点hold不住呀

就怕以后还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yaoduozheng

QQ|侵权投诉处理|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淮南查查网 ( 皖ICP备10201049号  

GMT+8, 2024-6-8 18:31 , Processed in 0.0867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